伊何底止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伊于胡底”。
出处鲁迅《〈朝花夕拾〉后记》:“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,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。长此滔滔,伊何底止?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hé dǐ zhǐ
注音一 ㄏㄜˊ ㄉ一ˇ ㄓˇ
感情伊何底止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。
近义词不堪设想、伊于胡底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国中之国(意思解释)
- 后继有人(意思解释)
- 烽火连年(意思解释)
- 泥牛入海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意思解释)
- 以权谋私(意思解释)
- 夜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学而时习之(意思解释)
- 列风淫雨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※ 伊何底止的意思解释、伊何底止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草偃风从 | 见“风行草偃”。 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强中自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紫陌红尘 | 紫陌:京城的道路;红尘:尘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,尘土飞扬。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鸿鹄将至 | 鸿鹄:天鹅。指学习不专心。现表示将有所得。 |
仁义道德 |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聪明才智 |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