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èxué

帖学


拼音tiè xué
注音ㄊ一ㄝˋ ㄒㄩㄝˊ

繁体帖學

帖学

词语解释

帖学[ tiè xué ]

⒈  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和优劣、拓本的先后好坏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。以宗尚晋·王羲之、王献之以下诸帖的书派,与“碑学”相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和优劣、拓本的先后好坏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。

⒉  以宗尚 晋 王羲之、王献之 以下诸帖的书派,与“碑学”相对。

康有为 《广艺舟双楫·尊碑》:“晋 人之书,流传曰帖,其真跡至 明 犹有存者,故 宋 元 明 人之为帖学宜也。流及国朝,则不独六朝遗墨,不可復覩,即 唐 人钩本,已等凤毛矣…… 道光 之后,碑学中兴,盖事势推迁,不能自已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帖学[ tiè xué ]

⒈  一种崇尚临帖的书派。由唐代的欧阳修、褚遂良临刻王羲之〈兰亭序〉首开其先。相对于 碑学而言。

⒉  专门研究考订各种法帖的源流、时代、体制、优劣、真伪、内容等问题的学问。如宋桑世昌之〈兰亭考〉、黄伯思之〈法帖刊误〉、清王澍之〈淳化秘阁法帖考〉等,便是这方面的著作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帖学"的意思解释、帖学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《秦说碑帖》中指出,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,文人若不明碑帖,如同农夫不辨菽粟,木匠不辨绳墨。